,感到由衷的高兴。
接下来,他对着满朝文武说道:
“各位爱卿,李琼将军在奏折中提及,让洪言传率军南下,与汤友望一起,三方夹击李贲逆贼之事,众爱卿以为如何?”
兵部侍郎袁贞出列,率先开口道:
“皇上,目前还需要洪言传将军坐镇河北之地,震慑西北军的李牧逆贼。”
“河南和河北之地,乃京城的门户,一旦洪言传大将军挥军南下,京城的门户可就大开了啊!”
“所以,微臣建议,绝对不可轻易调动洪言传的大军南下!”
很明显,
兵部侍郎袁贞是属于宁国公派系的人,不希望洪言传出兵南下。
在这之前,
洪言传麾下的大军,一直都是牵制西北宁王李牧,驻守在河北和河南之地。
如果洪言传率军南下,那么整个河南和河北的驻军,势必将会由其他的驻军换防。
说实话,
宁国公一派对大乾兵部其他的势力派系,完全不担心。
洪言传麾下二十万大军,加上府兵的话,超过三十万,兵强马壮,是大乾兵部的精锐部队,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取代。
但是,
万一皇帝李铮一下子头脑发热,让西门堂来驻守河北和河南之地。
那可就麻烦大了!
所以,
兵部侍郎袁贞得到授意,率先发言。
不过现在李铮心里正高兴,听到袁贞这么说,顿时感觉有点不爽。
好不容易收复了汉中之地,大乾军队取得了大捷,难道不是应该乘胜追击吗?
他淡然说道:
“兵部李琼大将军和西门堂的军队,在汉中将李贲逆贼的军队,彻底击溃,退守到了岳阳府。”
“现在这个时候,正是集结兵力,采用三方夹击,一举将李贲逆贼歼灭之时。”
“倘若再让李贲逆贼发展壮大起来,后患无穷,日后更加麻烦。”
“更何况,河南和河北之地,又不是说要将全部军队都调往汉中地区,只是调集十万大军,与李琼和汤友望的大军合围,足够歼灭李贲逆贼。”
“目前京城的禁卫军和天津卫的驻军已经超过二十万,暂无战事,让洪言传挥军南下汉中,有何不可?”
他对宁国公一派的势力,一直都烦透了。
要知道,
当遭遇西洋联军胁迫时,宁国公和九王爷是同属于一个阵营。
洪言传表面上是隶属于皇帝李铮的阵营,但是骨子里面,他却又与九王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所以,
大乾王朝内部的关系,错综复杂,让皇帝李铮感到非常头疼。
听到皇帝李铮的语气,似乎有些不高兴。
袁贞知道自己在皇帝眼中,并不是那么讨喜。
虽然他还想再说什么,不过最后想了想,退下没有出声。
这时,
国师冯国宣出列,说道:
“皇上,微臣认为,洪言传将军出兵汉中之地,势在必行!”
“根据军情处传来的急电,李贲逆贼退守到了岳阳府后,麾下的威武大将军董川前往襄阳与李牧合谋。”
“一旦李贲投靠宁王李牧,势必将对我大乾形成最大的威胁。”
“如不阻止,叛军必将北上,直取京城!”
话音刚落,朝堂之上,议论纷纷。
从目前的局势来看,汉王李贲的确有投靠宁王李牧的企图。
虽然在这之前,双方是敌对关系。
但是,
由于东洋人在中间穿针引线,有强强联合的意思。
汉王李贲在西门堂的手中吃了大亏,损失惨重。
如果不与宁王李牧联合,他的处境很不妙。
宁王李牧麾下的西北军,战斗力强大无比,自从得到了关东军的武器装备后,早就雄心勃勃。
所以,
洪言传出兵汉中,与李琼,汤友望合围,阻击李贲的残余军队,就变得势在必行。
现在已经不是要不要出兵的问题,而是能不能阻止汉王李贲与宁王李牧结盟联合的问题。
一时之间,
朝堂之上的众臣,没有人再反对洪言传出兵汉中的提议。
李铮点了点头,说道:
“好!传朕旨意,命洪言传既日率军十万,南下汉中,进驻岳阳府,围剿李贲逆贼残部。”
“另外再下令西门堂立即出兵襄阳,阻止李贲叛军与宁王李牧结盟。”
“在剿灭李牧之前,先将李贲叛军,彻底歼灭!”
话音刚落,只见冯国宣赶紧出列,急着道:“皇上且慢,万万不可!”
嗯?
皇帝李铮闻言,顿时一怔。
他微微皱了皱眉,怎么也没有想到国师冯国宣,会在这个时候阻止自己颁布圣旨。
第359章 大乾第一猛将关麒麟!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